同志们: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XX镇党委肩负着“产业强镇、生态美镇、民生福镇”的历史使命,必须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南针”,把作风建设作为“生命线”。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就是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汲取智慧力量,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推动全镇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一、溯百年风华,悟透作风建设的“精神密码”,筑牢信仰之基
(一)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因传承”。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理论纲领的科学性,更体现在作风建设的革命性。从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作风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到列宁提出“少说漂亮话,多做平凡事”的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作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风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提出“三大作风”,构建了党的作风建设基本框架;邓小平同志倡导“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为改革开放注入作风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开创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局面。对XX镇党委而言,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作风建设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让“理论联系实际”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方法论”,让“密切联系群众”成为服务民生的“必修课”。
(二)作风建设是党的事业兴衰的“关键变量”。“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历史的铁律。百年党史中,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南湖红船走向民族复兴,靠的就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作风。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干部好作风,真心实意为群众”的歌谣,唱响了党群鱼水深情;解放战争时期,“小车推出来的胜利”,见证了作风建设的实践伟力;新时代脱贫攻坚中,数百万扶贫干部“扎根基层、苦干实干”,书写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XX镇作为农业大镇、工业强镇,正处于产业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关键期。全镇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是关乎“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的根本问题。唯有以优良作风赢得群众信任,才能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推动“三产融合”“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三)作风建设是新时代赶考的“战略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小切口”,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大变革”: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车轮上的腐败”,从破除“会所中的歪风”到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实践证明,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先手棋”,是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民心工程”。当前,XX镇正面临“项目建设提速、生态环境提质、民生保障提标”的多重任务,更需要以作风建设破题开路:一方面,要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坚决破除“庸懒散拖”“推诿扯皮”等顽瘴痼疾;另一方面,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成为全镇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
二、观时代之变,把握作风建设的“实践要求”,砥砺担当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