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深刻理解这一重大论断,对于我们推动“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第二个结合”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究竟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关系,怎样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些都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展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和思想的解放;今天我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根脉”,展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的一种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同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具有高度契合性的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经和正在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展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一次思想解放。
“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创造了根本思想前提。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第二个结合”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结果”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