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后感
2022-10-12 912

这几天,我在看《觉醒年代》。这是一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优秀电视剧目,共43集。剧情以1915年到1921年间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新青年》为红线,全面展现从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期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的社会实情和人生百态。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叙事脉络,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线,艺术再现了100年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演绎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及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觉醒年代》中,我很喜欢陈独秀(于和伟扮演)这个人物,他的“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国无自觉心者,其国必殆。二者无惧,国必不国”的坚定信仰,不仅在青年人心中铭刻,流于血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也有此同感同受。

陈独秀,性情坦露、爱国唯真、敢爱敢恨、有血有肉、我行我素、铮铮铁骨、特立独行、锋芒始终,有理想有信仰,有困境有探索,在革命斗争中传递爱国情怀,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正能量。他是《新青年》的创编者,敬告青年:“只要坚持不懈,将来必成大器。”他胸襟宽广,不计得失,善于发现青年人优点。他的两个儿子已成年,但一直记恨父亲,以为他是为了自己的享乐才远离家室。该剧在处理陈独秀父子的感情上,既合情又合理,没有牵强附会的痕迹。如陈独秀刚回家里,两个孩子在厨房偷听讲话并用青蛙恶作剧表达了这一记恨;又如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时讲话中,两个孩子在台下奋力鼓掌的场面;再如两个孩子叫陈独秀一声“爸”时,父子情感的和解终于打开彼此心扉,又互相走进对方的心里。还有陈独秀雨中背陈延年去医院、目送去法国学习的场景,让人感到的都是亲情的热度和在历史背景下的感动,以至升华到“陈氏父子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做了太多事情”的伟大理想和坚定信仰。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觉醒年代》观后感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84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